衢州大整风“十大行动”心得体会18篇
6月15日,全市大整风“十大行动”动员大会召开。市委书记徐文光强调,全市各级各单位要以刀刃向内、自我革命的精神,深入扎实有效开展一场大整风,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全体市场监管干部认真贯彻落实市委精神,统一思想、全力以赴,以刀刃向内的态度、实干担当的精神,扎实推进大整风“十大行动”。现摘录部分党员干部“衢州大整风“十大行动”心得体会”及交流发言材料,我们小编共整理了18篇,供大家参考学习使用:
衢州大整风“十大行动”心得体会1:“四个一点”强服务
对照市委提出了“刀刃向内、自我革命”的大整风运动,结合自身所处的消费维权工作,在依法行政的框架内,我们应该从“四个一点点”入手,扎扎实实地从自身的工作岗位找差距、找不足、找努力方向和目标。
1.再靠前一点。消费者的需求包罗万象,有的甚至千奇百怪,在受理消费投诉的过程中,不拘泥死板的法律框框和条文,要再靠前一点,了解明白消费者的真实意图和想法,争取工作的主动性和服务先导性,尽量将消费争议解决在萌芽状态。没有投诉的工作才是满意的工作。
2.再说细一点。接待消费者投诉时,要更加耐心细致一些,按照法律规定的要求和内容,以“最多问一次”为工作目标,再说细一点,真实全面地了解投诉举报事项。受理的,则按法定程序尽快处理。不予受理的,也要详细地做好解释说明工作。如有不明白的,可以再三解释说明,口头讲不清的,可以以书面文字告知,一切以消费者为先。
3.再办快一点。要采取“换位”思考,想人所想,急人所急,多快好省地办理消费投诉举报事项,尽快尽早处理消费争议,让消费者的权益得到最快最好的维护和保障,解决后顾之忧。目前,消费投诉处理时效从原来的60日缩短至11.6日,通过努力,我们争取还可以再快一点。
4.再忍让一点。我们在处理消费争议过程中,一些要求未得到满足的消费者,有些人往往会采取辱骂、指责甚至纪检举报的方式进行无理取闹或者百般指责,我们要从岗位服务出发、从维护市场监管部门形象出发、从树立“衢州有礼”形象出发,要再忍让一点,要再包容一点,更多地承担委屈和误解,为建设美丽大范围的衢州而不懈努力。
衢州大整风“十大行动”心得体会2:奋斗的青春才精彩
市局以集中观看视频的形式对徐文光书记在全市大整风“十大行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进行了专题学习。徐书记关于“刀刃向内”大整风为什么要整,怎么整,整成什么样的讲话令我热血沸腾、深受鼓舞。当前,衢州发展时不我待,新一轮发展的方向已经明确了目标,画好了蓝图,开上了快车道。无论是新衢州还是老衢州,甚至是外地人都对衢州的未来充满了信心。“奋斗的青春才精彩”,作为一名市场监管年青干部难道还能袖手旁观,做历史的路人甲吗?大整风,整的是作风,整的更是身上的顽疾,没有自我革命,没有刮骨疗毒,没有壮士断腕的决心,整风就是流于形式,就是对自己的放任,就是对衢州当下与未来的不负责任。退休的老王,跑腿的书记都为我们指明了正方向,难道我们还能对“反面典型”们无动于衷,继续事不关己,麻木不仁吗?徐书记说的好,要刀刃向内,要敢于亮剑与试错,要抛弃假大空抓落实,其实这些话就是对我们年青干部的要求与鞭策。作为一名市场监管的干部,市局印发的《大整风“十大行动”学习手册》不是一本放在书架的书,而是一本应该随身带的“战斗书”,在我所从事的市场合同监管岗位上,也要为实现“1433”的战略目标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在工作中、生活中、学习中也要来场“大整风”。一是要“悟”,大整风的要求光“学”还不够,还必须要会“习”,要深化,要融通有所思考,站在全市更高的角度对市场监管事业的发展有所感悟;围绕中心工作多想想市场发展我能做什么,需要我怎么做,不能因为年纪轻、资历浅就不出头、随大流。二是要“净”,严于律己,干净做人、认真做事。正视自己身上的不足与缺点,有问题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面对问题、不懂解决问题。通过此次大整风行动帮助自己“正衣冠”、“净思想”,统一到市委、局党委的认识中来。三是要“为”,市委的“严管+厚爱”、“激励+约束”正是明确了干事导向,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此时不“为”,更待何时?不允许不干事,就是要“为”,不允许不改革,就是要更“有为”。 我们不要畏畏缩缩,更不要怕别人的说三道四,务实多一点,走,走心多一点,踏踏实实在本职岗位争取做到极致,就是为我们所热爱的事业奔跑着贡献一份力量。
衢州大整风“十大行动”心得体会3:不用扬鞭自奋蹄
6月22日下午,市市场监管局局组织全体干部职工集中收看了徐文光书记在全市大整风“十大行动”动员大会上满腔热情的讲话,深受鼓舞,报告通篇闪耀着对衢州美好发展未来的憧憬,对实现活力新衢州美丽大花园路径的探索,对全市各级广大干部群众在建设新衢州中的新要求。作为一名市场监管部门的党员干部,身处改革、发展、开放、建设的第一线,不论从哪个角度来说,都不能置之度外,而要全身心地投入到新衢州建设的战斗之中去。
一、立足市场监管职能,放眼衢州发展大局。市场监管体制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食品药品安全、品牌建设、市场主体准入、营商环境建设等这些工作不能停顿,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任务还很艰巨。同时,市委市政府1433战略八大任务刚刚提出,市场监管人在谋事、做工作时要时刻把自己人的职责与市委的中心工作大局结合起来,不要割裂开来。要把自己摆进去,不能只当评论员,特别是在做一些创新工作改革工作时,思想上要高度统一,不然自己单位的意见都不统一,还要求其他部门认可,更是难上加难。比如,“双随机、一公开”工作,我们建立的“按标监管、一次到位”的监管模式,到现在还有许多人在评头论足,不能很好地理解这一做法,“双随机一公开”是市场监管的主要方式,是发展的趋势,如果仍然抱着原先的做法因循守旧,迟早会被历史淘汰。营商环境建设是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目的是“照后减证”,方便群众办事,实现注册便利化。可是我们有些同志还抱着原来的条条框框不放,以法律法规规章没改为由,人为地设置障碍,阻碍改革的进程,实在是要不得的。“南孔圣地、衢州有礼”,市委市政府已经作为衢州的城市名片来推广了,仍然有许多干部还在质疑决策的科学性。本来这项工作和市场监管的职能是息息相关的,可以有许多作为,但通报表扬中连市场监管的影子都没有,值得大家反思。
二、立足本职岗位,服务衢州经济发展。直属分局监管对象主要集中在西区,在市政府的眼皮底下做事,又是美丽大花园建设的主战场,高铁小镇、教育小镇、体育小镇、健康医养小镇等七个小镇正在谋划建设中,市场监管部门不能缺位,在各个项目建设中,要提高站位,提前介入,积极出谋划策,让各个项目发展高起点、高品质。创建文明城市,市场监管部门更是责无旁贷 ……此处隐藏15882个字……材料,在肯定两个单位大部同志态度的同时,对极个别“原则性”很强的同志进出了批评,要求重点关注,这些是市委在干部方面的严管体现。同时在干部培养方面,市委提出打破部门间限制、区域间限制,实行全市大统筹和“一盘棋”,对优秀干部进行培养性交流,提高乡镇一线公务员待遇和优秀公务员比例,提高干部健康体检标准,扩大职工疗休养范围,要求落实带薪休假制度等等,力求让广大干部感受到组织的温暖,让大家干得开心、拼得安心,送上组织的一份份厚爱。在干部管理使用方面的严管和厚爱,正体现了市委对推进“1433”战略规划体系重重落地上的良苦用心。
四是独具匠心。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面对“1433”战略规划体系这一促进衢州高质量发展的大菜、硬菜,是一锅乱炖,还是用工匠精神烹小鲜的方式,市委对此进行了精密部署。一是大范围开展学习讨论:市委七届四次全会的报告和大整风“十大行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全市上下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传达、学习和讨论,大整风“十大行动”动员大会市四套班子全部参加,并以视频会议形式实现市县乡村四级联动,一直开到村(社区)一级,成为万人大会,同时还将战略体系材料汇编和大整风“十大行动”资料汇编印发到广大干部手中,人手一册,使各级干部最大广度上对“1433”战略体系和整风“十大行动”得到最大程度领会。二是配套政策齐全及时。5月21日徐书记在市委七届四次全会作了报告,提出“1433”战略体系,在报告获得通过的当天,市委即正式印发实施。一周后的5月28日,市委就连续出台了《关于构建抓人促事激励干部新担当新作为的实施意见》(衢委发〔2018〕14号)等包括人事管理、基层治理、文明城市建设、最优营商环境打造和专班工作制度等5个方面的系统性配套政策文件。6月15日召开了大整风“十大行动”动员大会,制定“十条军规”执行办法,通报了部分影响营商环境的案例,处理了一些人,责成相关部门自我解剖整改工作。市委在行动上非常迅速及时,在政策上又配套齐全,显现出从容不迫,有的放矢。上述目标的提出,以及随之出台的配套政策和行动安排,体现了市委在推进衢州高质量发展具体措施上的独具匠心。
五是赤子之心。改革开放以来,相比较省内其它地市,衢州发展速度慢了一些,干部的心态也疲了一些,市里领导来来去去变动也快,在部分干部和群众心里,会有外来干部对于衢州发展不会太认真的想法。但从坚决推进人民医院新大楼搬迁重建,谋划杭衢高铁,实现衢州成为我省大花园建设的核心区等一系列决策上看,新一届市委敢于啃硬骨头、善于谋发展。在工作推进上,针对衢州干部的疲态及时组织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大整风行动,不断号召衢州广大干部要抓住站在高质量发展的历史机遇风口,以“功成不必在我”精神境界和“成功路上一定有我”的历史担当精神为衢州的发展做贡献。所有的这些,无不体现了市委领导的主人翁精神,当他们为衢州发展废寝忘食、呕心沥血的时候,我们能说这里没有一片真诚的赤子之心?
六是同德同心。站在属于衢州自己的发展风口,在市委吹响战斗前进的号角时,我该怎么办?与市委保持同德同心,必然是自己的最根本要求。下步应对照“十条军规”、“十条宣言”和“三个绝不能”等标准,深刻地对自己进行剖析,虚心接受批评,积极改进,以“成功路上一定有我”的担当精神为衢州高质量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衢州大整风“十大行动”心得体会18:有感于大整风“十大行动”
有别于以往自上而下开展的模式,此次全市“大整风”十大行动是我市站在发展的风口,主动铺开的一次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充分显示了市委抢抓机遇、落实“1433”战略的坚定决心和坚强意志。
作为一个衢州人,内心十分渴望衢州在新一轮发展中脱颖而出,永远摘掉“浙江的西藏”等别人扣上的帽子,用“南孔圣地 衢州有礼”以及中国最优营商环境、最优基层治理、最有礼的城市来彻底改变曾经衢州保姆等低端的城市印象。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衢州的发展已经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耗不得。衢州发展中,我认为每个个体身上都有责任,肩上都有担子,眼前都要有目标。在市局大整风动员会和多次党委学习扩大会上,局主要领导反复强调,要把自己摆进去,要喊响一句话,市委“1433”战略体系,市场监管一个都不能缺席!这让我触动很大。确实,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难以成江海。只有每个单位、每个人都真正把自己摆进去,衢州的发展才能形成排山倒海的磅礴之势、才能有义无反顾的万钧之力。
在市局大整风“十大行动”开展以来,我也和同事们一样,一直在反思,从个人的角度出发,深切感到要在四个方面做出改变。
一是为同事着想,做到不计较。尽管能力有大小、水平有高低、素质有高下,但是在市场监管这个大家庭里,大家为了工作、为了事业的初心是一样的,为了争先、为了发展的目标是一致的。这次组织上安排我与处室部分干部谈心谈话,其中处室的小叶同志已经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小的孩子出生不久,仍需要照顾。她看到处室其他同志都忙忙碌碌,感到自己身上的担子太轻,主动要求处室压担子加任务。这让我非常的感动,也感到非常的惭愧。处室的一名普通干部都有这样的觉悟,自己还有什么理由在工作上计较,还有什么借口不把工作干好。
二是为单位着想,做到不埋怨。市场监管工作涉及方方面面,工作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岗位,都有自己的分工,都有自己不可或缺的一面。尽管日常负责综合文字材料和政务信息工作压力不小、任务也不轻,但是并不代表自己就比别人更辛苦、更重要。相对于一线监管干部没日没夜、责任重大的检查;相较于中层干部各方协调、业务指导的努力;相较于局领导谋篇布局、改革创新的辛劳,自己的所有付出都是应该的,甚至还远远不够。面对一系列工作任务,想到的不应该是别人干了什么、得到了什么,而是我要怎么干好、拿得出什么。自己不仅要努力完成好岗位职责的要求,更要体会组织、单位的良苦用心,在工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
三是为主体着想,做到不任性。经济发展动力源是企业主体,机关干部的收入源仍然是企业主体。个人认为企业主体发展的好坏不仅是营商环境问题、衢州城市形象问题,更是百姓群众、机关干部的饭碗问题。从这个角度出发,即便是再小的主体,自己都应该以市局建设“一座最有礼的城市”行动宣言为标准,做到服务有礼、监管有礼、维权有礼、执法有礼。绝不能干出吃拿卡要触犯底线的事,绝不能摆出事不关己冷漠无情的脸。
四是为发展着想,做到不将就。一项工作,有时如果以应付的心态来办可能也会应付过去,但是也有可能仅仅一个马虎,却造成重大的后果,这在办公室工作中并不鲜见。当前,市场监管部门围绕“1433”战略部署,肩负着商事登记领域无差别受理、压缩企业开办注销时限、“南孔圣地 衢州有礼”城市品牌打造等多项具体工作任务。办公室作为综合性处室几乎都或多或少地参与其中,。这些工作都事关改革发展,事关市委重大决策重重落地,因此必须要把工作标杆拉高,对待工作要更为严谨、更为仔细、更为用心,把“初战当作决战”看,把解决每个问题作为工作上新的起点看待,把干好每件事情作为履职的基本要求,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市场监管工作中,进而为我市的发展尽一份绵薄之力。
文档为doc格式
Copyright © 2025 教练加文库 www.jiaolianx.com 版权所有